最近网上有个特别火的话题,说的是河南一位婆婆给亲家母准备的晚饭。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,我表姐嫁到河南五年了配资之家,上周我妈第一次去她家做客,结果婆婆做的六道家常菜被表姐发到网上,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。有人说"这也太寒酸了",还有人问"是不是不待见亲家母",可当我妈把当时的照片发到家族群里,我们全家都馋得直流口水。
那天下午四点多,我妈刚下高铁就被亲家母热情地接回了家。一进门就闻到厨房飘来的香味,七十岁的婆婆系着围裙正在忙活。案板上摆着刚摘下来的嫩豆芽,旁边小盆里泡着金黄的黄豆——后来才知道,这些豆芽都是婆婆自己用黄豆生的,从不用外面买的。老人家说:"市场上卖的豆芽用药水泡的,哪有自己生的吃着放心。"
最让我妈惊讶的是厨房角落的腌鸭蛋坛子。婆婆养了五只鸭子,平时下的蛋都攒着,专门留着腌成流油的咸鸭蛋。那天晚上婆婆从坛子里掏出两个腌得正好的鸭蛋,切开时红油直接顺着刀尖往下淌。我妈后来跟我说,她在超市买过最贵的咸鸭蛋都没这个香。
展开剩余70%要说最费工夫的还得数那锅老面馒头。婆婆凌晨四点就起来发面,用的是邻居家磨的面粉,不加增白剂的那种。面团要反复揉三次,蒸出来的馒头掰开能看见层层叠叠的纹理。我妈说咬第一口的时候,麦香味直接窜到鼻子里,根本不用配菜就能吃下去两个。
主菜是婆婆的拿手绝活——黄豆芽炒肉。自家生的豆芽比市场上的粗壮,咬起来咯吱咯吱特别带劲。婆婆先把五花肉煸出油,再下蒜末爆香,最后倒入豆芽大火快炒。我妈在旁边看着直感叹:"这火候把握得,跟饭店大厨似的。"其实材料成本算下来还不到20块钱。
凉拌洋葱看着简单,可婆婆挑的是自家种的红皮洋葱,辣味轻还带着甜。切成细丝后用冰水泡过,拌上自家做的西瓜酱,爽脆得让人停不下筷子。我妈本来不爱吃生洋葱的人,那天愣是吃了大半盘。
最后一道是婆婆早晨现炸的花生米,配着自家酿的柿子醋。说来你可能不信,这桌菜加上电费煤气费总共花了不到200块。但每样食材不是自己种的就是亲手做的,这份心意哪是钱能衡量的?
那天晚上,我妈和婆婆坐在院子里乘凉。婆婆指着菜园子说:"亲家母你看,这畦韭菜明天就能割了,你要多住几天,我给你包饺子。"月光下两个老太太聊得热火朝天,一个说城里超市的菜没菜味,一个说现在年轻人不懂得过日子。
表姐把饭菜照片发到网上本是想晒幸福,没想到引来那么多议论。有人说菜色太素,可他们哪知道这豆芽里的阳光味道?有人说不够排场,但他们没看见婆婆手上被油烫出的疤。要我说啊,现在人总爱用价钱衡量情分,却忘了最金贵的东西往往不在价签上。
后来我妈在家族群里发语音,声音里都带着笑:"你们是没看见,亲家母腌的鸭蛋切开那会儿,油都流到盘子底了。这手艺,给个米其林大厨都不换!"这话把我们都逗乐了。要我说,真正的好饭菜不在盘子有多贵配资之家,而在做饭的人用了多少心。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发布于:安徽省配资官方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